2021-09-14 11:30:07
超度婴灵 https://www.renzeyidao.com/
世事如棋局局新!
这个世界,多的是始料未及和意想不到;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国与国之间,永远是利益至上,以前如此,以后也不例外。
然而,令英法德等美盟友没有想到的是,为了追求“利益优先”,口口声声呼喊着“美国回来了”的白宫,居然会一次又一次地对盟友拔刀相向。
眼下,至少3个迹象表明,曾经“铁板一块”的西方阵营,已经开始变得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了。
迹象一,为捍卫美国“优先”,白宫宣布对6个盟友实施制裁。
3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土耳其、西班牙以及意大利6个国家,收取25%的报复性关税,预计会有总价值超过21亿美元的商品受到影响。
美国表示,发动制裁的目的,是为了对这些国家向“脸书”、谷歌等公司收取数字服务税的回应。
不过,美方随后便表示,这一制裁不会立即实施,而是在180天后进行落实,目的是为了留出更多时间,与各国进行谈判协商。
据悉,英澳土印等6国,从去年开始就在鼓捣对美企收取数字服务税的计划了。去年6月,时任总统特朗普还特地就此事发起过调查,并给出了一年的期限,为实施报复性关税留下谈判时间。
如今,一年期满,制裁一事再次被提上日程,但拜登却只给了半年的谈判时间。
乍一看,美国此次发起制裁,是为了对6个盟友“以牙还牙”;但实际上,该纠纷却是美阵营内部,长期存在“利益分配不均”问题而导致的。
在过去,凭借美国霸权的“光环”,这些美企在海外赚得盆满钵满,但却并没有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带去增益,反倒还有所损害、挤压了同类企业的生存空间。
于是乎,莫迪、莫里森等人还会心生不满——凭什么美国企业在本国境内赚得盆满钵满,却一点代价也不要付出呢?
随后,这6个美盟友干脆把心一横,决定向这些美企收税,让其付出一些代价。当然了,这些国家下起手来,“力道”确实大,以致于美企直接施压白宫,要求美国政府帮忙“讨公道”。
如今,拜登发起制裁、却又给出半年的谈判期限,就相当于在6个盟友头上悬了一柄利剑,迫使莫迪、约翰逊等人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
至于谈判的最终结果,不外乎2个字。
1,英澳土印等国取消收取数字税,拜登撤销制裁,双方和解首场,但这6个国家将什么也得不到、白忙活一场。
2,谈判双方互不让步、不欢而散,美国收取的25%报复性关税,这6个国家被狠狠薅一次“羊毛”。
但不论是什么结果,“利益分配不均”带来的巨大裂痕,都将令美阵营进一步走向四分五裂。
迹象二,在利益面前,美国眼里已无盟友——关键时刻,美国“监听”英法德等国的丑闻被曝光了。
日前,据丹麦媒体爆料,美国安全局曾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利用与丹麦情报部门的合作关系,对英法德、瑞典等欧洲国家的政要进行“监听”,就连默克尔都在被监听的名单中。
该消息一出,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表面上高呼“清洁网络”的美国,背地里却对盟友干着“窃密、监听”这样的恶劣行径,典型的不讲道义、表里不一。
然而,相比这些,更让人意想不到的,还是美欧的反应。
首先,监听事件发生时,刚好是拜登出任副总统期间。按理说,仗着理的默克尔、马克龙应当找拜登算账才是。
但结果,英法德等国发出谴责后,却以一句“正在核查具体情况”为由,开始淡化此事了,向外界传递了一种类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信号。
要注意,前有“棱镜门”、后有“监听门”,美国在“窃密”一事上,已经养成了习惯,默克尔、马克龙要是再继续放任不管、得过且过,只会让美国更变本加厉。
更何况,虽说这是6年前的事,但拜登现在就是总统,英法德完全有“问罪”的机会,默克尔们为什么要轻易“饶了拜登”呢?难不成,就因为拜登现在是美国总统,英法德在处理此事时,不得不说“谨慎小心”了?
对于英法德的“敢怒不敢言”,俄罗斯也看不下去了。
3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对于美国的“不体面举动”,欧洲各国必然心知肚明,但如今既没有驱逐美国和丹麦外交官,也没有发起制裁、更没有向联合国控诉,只是“温柔”地要求美国和丹麦做出解释,这表明——欧洲无法回应美国的“窃听”丑闻。
不得不说,扎哈罗娃的言辞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此番表态,很显然就是在讽刺欧洲各国,面对美国时太过“软弱”了。
唉,连俄罗斯都看不下去、要为欧洲打抱不平了;默克尔、马克龙们确实不能继续“沉默”下去了。
然而,与欧洲的“沉默”相比,更令人诧异的,还是美国——脸皮居然如此之厚。
3日,白宫对“窃听事件”做出回应称,美国将继续通过安全局,与欧洲盟友展开合作,并强调拜登仍十分期待与欧洲合作。
什么意思?美国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就相当于默认了窃听事件,但拜登就是要继续通过安全局和欧洲各国合作,摆明了一副——“我就窃密了,你能拿我怎么样”的态度。
很显然,拜登这是吃准了“欧洲敢怒不敢言”、给自己的窃密行径找“合理、正当”的理由。
欧洲必须意识到,要是美国这次真轻易“过关”了,接下来只会更变本加厉。
究竟是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还是给美国一个教训,欧洲确实得想清楚了。
迹象三,虽然在窃听事件上,欧洲没有过多情绪,但英法德与俄罗斯联手推动“去美元化”,却是不争的事实。
主要体现有:俄日大幅减持美债;英法德日韩纷纷运回储美黄金;俄伊等国在出口石油时,已经开始放弃使用美元结算。并且,俄欧还与伊朗组建了一个新结算机制,大有取代美元结算的趋势。
此外,俄德合作的“北溪2”项目也快完工了。届时,俄方不仅能打通沿线贸易渠道,还打通欧元与卢布的循环,削弱美元地位。
总之,“苦美久矣”的欧洲各国,虽然表面上不发作,但手上“去美化”的动作却从未停歇。而这,既是终结美国霸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
最后,多行不义必自毙,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美国仗着霸权胡作非为、四处作乱的时候,就该想到会有被“群起攻之”的一天,美国“优先”的下场,不过是“孤家寡人”罢了。
或许正如马克龙所哀叹的那样,西方霸权主导全球的时代,已经开始走向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