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2 21:21:02
作者:砚无声
《受戒》,是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80年。
小说通过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初恋故事,把“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的佛门净地“荸荠庵”与生气盎然的世俗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人间的烟火弥漫在寺宇内外。
《受戒》语言朴实无华、精炼明快,环境描写充满诗情画意,赞颂了尘世间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知名导演刘睿理把《受戒》拍成微电影,于2012年上映。
2018年9月,《受戒》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我从小明子和小英子身上,看到纯真美好的爱情模样。
01:初相识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
他们家人多田少,上面有3个哥哥,就足够种的了,小明子是老四。
小明子七岁那年,他当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
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
当和尚有很多好处。
一是可以吃现成的饭。
庙里都管饭。
二是可以攒钱。
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
这笔钱攒起来,可以还俗娶亲,也可以买几亩地。
此等好事,没有理由反对。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和尚的,得符合三个条件。
一要面如朗月,二要声如钟磬,三要聪明记性好。
舅舅看了看明子,又叫明子喊一声赶牛打场的号子,确定明子能当个好和尚。
小明子13岁那年,舅舅领着他去往菩提庵。
庵赵庄的人叫菩提庵为“荸荠庵”。
去荸荠庵要经过庵赵庄,从庵赵庄到荸荠庵,有一条河,要乘船去。
河边有一条船在等着他们,划船的是赵大伯,他的女儿小英子蹲在船头吃莲蓬。
小明子跟舅舅一起上了船。
小英子问清小明子的名字,以及他要去荸荠庵当和尚。
小英子说她的家就在附近,以后跟小明子是邻居。
她把剩下的半个莲蓬扔给明海,小明子剥开莲蓬,一颗一颗吃起来。
两人就这样初次相识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英子的两个特点:见人不怵;主动分享。
02:开始交往
小明子和小英子开始交往,也得满足3个条件。
★彼此有好感
这一点,从小英子给小明子吃半个莲蓬可以看出来。
一个主动给,一个不嫌弃别人吃过的。
★小明子日子清闲
小明子在庵里日子清闲。
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扫地、烧香、然后挑水、喂猪。
等明子舅舅起来,就教他念经。
★庵里没那么多的戒律清规
荸荠庵里的和尚可以打牌,能吃荤,不用瞒着人,还能娶媳妇,媳妇也能带到庵里来住。
这3个条件都具备了,小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
赵家有四口人,赵大伯和赵大娘,加上两个女儿:大英子和小英子。
他们家自己有田,又租种了庵上的十亩田。
因为这些年人不生病,气候好,加上赵家夫妇勤劳能干,小英子家过得很兴旺。
大英子已经有了人家,她几乎不出房门,在家准备嫁妆。
小明子会画画,大英子照着他的画绣花,大英子绣的三双鞋,三十里方圆都传遍了。
每回小明子来画画,小英子就给他做点好吃的,煮两个鸡蛋,蒸一碗芋头,煎几个藕团子。
为了照顾姐姐赶嫁妆,小英子承包了田里的零碎生活。
她的帮手,就是小明子。
薅草、放牛、打场,小明子都来帮忙。
赵大娘很喜欢小明子,认他作“干儿子”,小明子很乐意。
这为他们的交往,锦上添花。
两个少年白天一起干活,晚上,他们一起并肩看场。
听青蛙打鼓,听寒蛇唱歌,看萤火虫飞来飞去,看天上的流星。
他们的交往,天真无邪,自然健康。
03:生情愫
小明子第一次对小英子生了情愫,源于一次挖荸荠。
秋天到了,小英子和小明子一起去挖荸荠。
在田里,小英子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
小英子对小明子很有好感,虽然她没有说出来,但她的行为足以说明。
挖了一篮子荸荠,小英子挎着篮子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下了一串脚印。
也就是这串脚印,把小明子的情欲挑起来了。
汪曾祺是这样写的:
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傻了”这两个字,把小和尚内心里浮动的那一股初识的萌动,说得有滋有味儿。
04:改初衷
用小明子的话来说,不受戒的和尚,只是野和尚。
小英子希望小明子做一个“正式”的和尚,就亲自送他去善因寺受戒。
和尚受戒,烧戒疤不让人看,更不许人大声喧哗,小英子就到处看看。
善因寺气象庄严、金光耀眼,苍松翠柏,让小英子大开眼界。
到了第四天,小英子再来看小明子,他在那里“散戒”。
“散戒”的意思是,小和尚烧了戒疤就喝一碗蘑菇汤,让它“发”,还不能躺下,要不停地走动。
小英子问小明子烧的时候“疼吗?”
小明子答“疼”,现在疼过去了。
小明子告诉小英子,他后天可以回去了。
小英子第三天来接小明子。
在船上,小明子跟小英子说,善因寺一个老和尚告诉他,寺里有意选他当沙弥尾。
沙弥尾的要求有三个:年轻,聪明,相貌好。
小明子还说,沙弥尾将来能当方丈,等现在的方丈退居了,就当。
小英子心里明白,等小明子当了方丈,就要管这么大一个寺,她有点担心了。
小明子告诉过她,现在的方丈石桥有一个小老婆,只有19岁。
而且,人家都说长得好看。
假如小明子以后当了方丈,他自然也有资格娶小老婆,小英子可不愿意。
那时候,她就不是小明子的唯一和偏爱了。
她想阻止他,她不要小明子当沙弥尾,也不要他当方丈。
小明子都说:不当。
小英子问:“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小明子的眼睛鼓得大大的。
在小英子的再三追问下,小明子大声地说:“要”,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苇荡。
为了跟心爱的人在一起,男人的一些“宏图伟志”,是可以改变的。
故事到此结束了,汪老在此留白,留下无限遐想。
05:小英子和小明子纯真美好的初恋,表现在这3个方面
雨果曾在《悲惨世界》里说:“真爱的第一个征兆,在男孩身上是胆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胆”。
这句话用在小明子和小英子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
小英子直接大胆,小明子木讷腼腆,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纯真美好的初恋,表现在这3个方面。
1.小英子根本不去计较小明子的家庭,就看中他本人
文中自始至终,小英子也没问过小明子的家境如何。
她就看中了小明子聪明、长得好看、又勤快。
2.他们没有把爱情当作人生的全部
即使小明子和小英子产生了懵懂的爱情,但他们没有一天到晚谈恋爱。
而是该干活就干活,该读书就读书。
他们彼此互帮互助,互相心疼。
3.小明子也没有计较得失
现在很多男人,当一个女人想跟他结婚时,他都会在心里盘算一下,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自己利益大的女人。
而小明子明明有当方丈的天赋,却愿意放弃这个大好机会,跟小英子结婚。
跟小英子结婚,意味着他将来只能一生只爱一人。
那又怎样?
就像小英子的父母,他们彼此心里只有对方,两个人齐心协力,一个是摇钱树,一个当聚宝盆,不是把家庭经营得幸福美好吗?
套用史铁生的一句话:“初恋的美丽也正在于此,在于纯真和勇敢,在于未通世故。”
纯真,本身就难能可贵。
两个人都能保持纯真和美好,这份爱情就会和谐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