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2 16:03:49
就在前不久,拜登又提名了一名华裔女性徐若冰,担任美国国防部的工程与研究部门的副部长。
这并不是拜登第一次有这种任命华裔担当美国高层的举动。先前拜登就任命了戴琦为美国的贸易代表。
但此次徐若冰已经是华裔在美国国防部门中最高的任职,徐若冰究竟是什么来头,能够让拜登对她这样“另眼相看”?拜登此举又有何企图呢?
一、祖父有权有势,但徐若冰本身实力不可小觑
我们先来看看徐若冰究竟是什么来头。
徐若冰的祖籍在中国浙江省,她的祖父徐康良就是土生土长的浙江人。徐康良出生于1907年,19岁就凭借自己的实力考进了“贪生怕死莫入此门”的黄埔军校,此后一直混迹战场。
徐康良在抗战时期进入了国民党的陆军航空部,此后一直为国民党效力,从军区司令一直做到了空军大学的校长。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失利之后,徐康良就追随蒋介石去了台湾。
赴台之后的徐康良有军功防身,自己又肯努力奋斗,一路攀升至国民党空军的副总司令,一直到1964年,直接被任命为国民党总统府的战略顾问。
在退役之后,徐康良还做过水库管理局的局长,在1972年的时候,还成为了中华航空公司的董事。说是有权有势,也不为过了。
也就是因为徐康良害怕台湾解放之后,会对自己的儿子和孙女造成影响,所以早早就将儿子一家送到了美国。
因为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徐康良就是中国空军和美国空军之间的“联络桥梁”,所以在徐康良看来,美国是相对安全的地方。
徐若冰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10岁就到了美国生活,成为了一名美国人。
徐若冰家里有钱有势,但是她的成功却不只是靠这些。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多伦多大学的硕士学位,随后又拿到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硕士学位。
也就是这些学位和家里的权势让她拥有了成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的资格,并且一直在美国的军工部门担任重要职位。
很多人会说她是靠着家里的优越条件才有这些成就,但钱或许可以买来学位,却买不来大家对她的认可。
徐若冰本人在美国军界,还是颇受称赞的。
徐若冰曾经在美国雷神公司工作过很多年,雷神公司的大名大家都听过,美国军火界的巨头,可不是等闲之辈就能进去。何况徐若冰还是负责掌管电磁系统研究室的,一路做到了雷神公司的副总裁这一职位,其能力可见一斑。
美式战斗机F-35的雷达/电子战传感器研发就是出自徐若冰之手,所以她也一直被称为F-35的“雷达之母”。可以说没有徐若冰,F-35的研究就不会如此顺利。
除此之外,美国陆空军部的采购和后勤,乃至科技事务等,她都有所涉猎,甚至被称为研究与采购的“第一人”。这第一把交椅,徐若冰认第二,也没人敢认第一了。
所以即使作为一名华裔,徐若冰也完全有资格成为美国副国防部部长这个职位。即使有很多国人会觉得她这是忘祖的表现,但她的祖父徐康良叛逃台湾的时候,就已经是忘祖了。
只从能力来说,徐若冰以女性的身份坐上了国防部副部长的宝座,说她是美国华人之光,总不为过的。因为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的国防部长。
二、女性华裔担任高层隶属“政治正确”,还能“悄无声息”向军火商示好
徐若冰本身自然是有实力,也配得上国防部副部长这个职位,但拜登在与中国抗衡的重要关头任命一位女性华裔担任重要职位,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徐若冰比较优秀的原因吗?
答案自然不是这么简单,政治之间的博弈从来都是表面风平浪静,背地里波涛汹涌,此次自然也不例外。
任命徐若冰为国防部副部长,这是拜登的一石三鸟之计。
首先拜登的第一个意图,自然是种族的“政治正确”。美国一直以来都被抨击有种族歧视,所以在“政治正确”这一点,美国一直是非常小心翼翼的。
先前美国警察当街打死了一名20岁黑人青少年的事件,就被BBC大肆报道,最终美国警方在诸多压力之下,只能解雇了4名涉事警察。
包括像奥斯卡这样的重要影视奖项,一直以来都被质疑是歧视有色人种,所以一些亚裔和非裔的明星还提出过要抵制奥斯卡的建议。为此奥斯卡也让《为奴十二年》和《绿皮书》这样的非裔演员主演的电影获得最佳影片。
美国移民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世界第一,所以美国也非常注重自己的“政治正确”这一点。任命一些有色人种成为高官,有利于美国在全世界树立一个国家“多元化”的门面。
如今美国政府的非裔和亚裔还是蛮多的,徐若冰不只是亚裔,她还是一个女性身份。
在如今这个依然对女性存在很多歧视的年代里,拜登此举可谓是给很多女性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至少他向全世界证明了:美国不是一个歧视女性的国家,美国是自由、民主、多元的。
拜登的第二个意图非常简单,那就是通过徐若冰向美国的军工企业示好,这跟徐若冰以前的职业相关。
徐若冰并不只是在雷神公司工作过,她还在多家大型的军火公司里面担任过高管职位。而且还是军火研究和采购的第一把交椅,这也就是说徐若冰在军工企业里面富有人脉,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力。
美国一直以来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大型企业原本就决定着美国的经济命脉。而且美国一直以来都靠着武力坐稳了世界霸主的宝座,每年花费在军事上的支出,就时常让美国国会非常“头疼”。所以大型军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着美国的国脉,这是拜登不得不“给面子”的一个行业。
拜登任命一个在军工企业上有话语权的徐若冰,其背后的意图,简直就是人尽皆知了。这是一种对军工企业的示好,也是希望通过徐若冰的影响力来巩固美国的军事霸权。
说句直白一点的,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了,有了徐若冰这样的人物,拜登也有个可以跟军火商说话的“桥梁”了。
三、“以华制华”是老生常谈,断无成功的可能
拜登的第三个意图,相信很多人都能猜到,那就是“以华制华”。
拜登这一招也不是什么新鲜招数了,甚至可以说,是早就用烂的招数,以至于中国都已经不会给一个多余的眼色了。
徐若冰的祖父跟国民党渊源颇深,对于台湾当局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龙生龙凤生凤,徐若冰的政治态度自然跟他的祖父如出一辙。而且徐若冰从来没有踏入过中国大陆,她对于中国大陆根本不存在什么思乡情结。中国大陆对她来说,并不是故土。
美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一直都是一个态度:不支持台湾独立,也绝不允许中国收复台湾。因为中国一旦收复台湾,美国的“第一岛链”就会受到波及,在远东的势力也会有所影响。而且在台湾问题上“作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拿捏”中国。
徐若冰的存在明显会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处理提供有效的帮助,毕竟祖父庇荫仍在。
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拜登在4月份就毫不犹豫提出让徐若冰担任国防部高层,国会也通过了这项提名。
拜登的一箭三雕之计,想要实现的话,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用徐若冰作“政治正确”的多元化门面,和向军火商示好这两“雕”,还是走得不错的一步棋。但是“以华制华”这一点上,不过是像贸易战和外交马拉松一样的错误战略,最终只会自食恶果罢了。
首先像日本就让很多“中国通”担任政府高层,但是并不见得日本能从中国占到什么便宜。美国如果能够参考日本的话,就不会出这些“以华制华”的损招了。
徐若冰是1963年就离开了台湾的,此后就没怎么回去了。徐若冰对宝岛台湾都不甚了解,更何况是她从未踏足过的中国大陆。她除了有中国人的血统之外,根骨和思想都是美国人的。徐若冰根本不懂中国,又怎么能够算知己知彼。这样的“以华制华”,恐怕徐若冰本人都不敢承认。
再来是徐若冰之前的职业,“雷达之母”确实是有一定的震慑力,但那时对于军事武器的研究上,最多可以研究出更先进的科技武器。
但美国和中国的军事实力正一步步缩小是事实,再者中国的强硬从来不在武力上,中国一直强调军事实力是拥有足够自保的能力而已,没有像美国那样通过武力制霸全球的野心。
所以不管美国的军事实力如何发展,都不会动摇到中国的基本国策。
最后,我们再上升一个层次来讲,拜登的“以华制华”战略,本质上来说就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一个真正有风骨的华人,绝不会因为利益就背叛自己的祖国。相反,他们毕生都会为祖国的荣誉而奋斗,甚至是献出生命。
而那些容易被“策反”的华人,他们并不热爱中国,也不会了解中国。像徐若冰这样从小就在美国长大的,她又怎么会了解中国人的文化和整体的“精气神”。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够对美国高层提出有效的对抗中国的建议呢?
相反,他们不出馊主意“祸害”美国就不错了。他们很多人都会因为低估中国的实力,制定出一些不利于美国的错误决定。
而他们能够对美国提出的唯一一条正确的战略决定,那就是不要与中国为敌。
毕竟自古以来与中国为敌的国家,下场可都不太好呢。
通过任命几个华人作为政府高层就想要遏抑中国的发展,希望拜登这样的“白日梦”能够少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