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伟以“融”敬万物——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2021-06-12 12:00:01

投资收益 https://www.touzitop.com/ysjx/5468.html

  一场“万物皆有灵”的展览、一部“一切且相连”的短片、一台“天地人为合”的表演……你可以在64个展台随意浏览沈伟的绘画、摄影、文字作品,或是用鼻子感受嗅觉装置;你可以透过四方“天幕”看沈伟镜头下的纽约和上海;你也可以漫步于64块明暗交错的方格间,感受舞蹈带动气流,“融”入这方天地间,成为表演的一部分。

  

  图说:演出海报

  今晚,受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之邀,知名编舞家、视觉艺术家沈伟全新制作的浸入式整体艺术现场《融》在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全球首演。作品涵盖绘画、摄影、文字、物件、影像、声音、装置以及舞蹈等多重媒介,既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全新艺术品牌ARTRA“自定艺”的重磅项目,也是西岸文化艺术季2021“西岸梦中心”特别单元的开篇巨献。

  万物有灵

  根据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圆形结构的特质,沈伟因地制宜创作了《融》,契合中国《易经》的哲学表达。整个场景,向下俯瞰,天圆地方,方形区域内设64个方格,四周环设64个展台,象征万物。

  

  图说: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效果图

  踏进穹顶那一刻,观众的“融”之旅已启程。作品由视觉展览、艺术短片和多媒体现场表演组成。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视觉展览——“万物皆有灵”。64个展台在环形场地中以圆的轨迹铺开,陈列着沈伟的16幅绘画作品、16幅摄影作品、16件文字作品、16个由中草药脱胎而成的嗅觉装置。林林总总,都是沈伟对天地、对人的细微感受。

  一切相连

  艺术短片《一切且相连》被投影在意喻“地方”的四面“天幕”上,观众或驻足站立,或席地而坐。这部由沈伟创作与剪辑的影像作品,有他在2010年拍摄于纽约的片段,也有今年5月在上海拍摄的片段。沈伟带领舞者们在纽约和上海两地的地标性建筑、广场、地铁站、博物馆前“快闪”,人与人之间不期而遇,人与城市融为一体。

  

  图说:《融》表演照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联想到当下因为疫情而来的隔离,沈伟有感而发,希望重新思考人和人的关联,人与社会的关系。两段影像跨越时空,文化彼此交错,形成奇妙的化学反应。

  天地人和

  多媒体现场表演,名为《天地人为合》。观众可随意漫步在64个明暗交错的方格之间,近距离地观看舞者的表演。“就像我们去博物馆和名画面对面,舞者在你面前跳舞,表演张力会更大,这种沉浸式的观摩也会给观众带来全方位的感官冲击。”沈伟说。事实上,每个方格的舞蹈都不同,舞者的演绎也不同,加上不同的装置,每个人的现场感受都不同。而最有意思的是,穿梭其间的观众,也自然“融”入盛大表演,成为一景。

  

  

  图说:《融》表演照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朱渊摄

  《融》的副标题是“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连接的”。通过三个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艺术表达,沈伟呈现了天地、万物、人,探究了“天人合一”,关照了“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连接的”这一命题。

  据悉,此次展演的内容作品均由沈伟独自一人在海南闭关5个月后“悟”出,又在上海与制作团队共同进行打磨、合成,最终落地。今天起至6月20日,他将携手“舞蹈风暴”的明星舞者、广东现代舞团和谢欣舞蹈剧场的37位舞者共同呈现十场,每一场都无法复刻。(新民晚报记者朱渊)

  记者手记:“西岸梦中心”呼之欲出

  作为《融》的全球首演地,“西岸梦中心”是上海西岸打造亚洲最大规模艺术集聚区的重量级项目,以文化功能为核心驱动力,塑造上海的城市文化新地标。率先亮相的穹顶剧场曾经是中国首个湿法水泥厂上海水泥厂的预均化库,如今是“多元文化搅拌器”。

  据悉,在完成6月至12月西岸文化艺术季2021“西岸梦中心”特别单元的呈现后,“西岸梦中心”未来将继续实施升级改造。西岸大剧院、西岸艺术中心南馆等将于明年陆续亮相。大剧院将演绎世界顶级文化演出,满足公众的观演体验。艺术中心南馆将打造一个集文化、展示、商业等街区体验和大尺度空间结合的复合式场所。

  

  图说:《融》演出现场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融》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深入思考后携手西岸共同推出的一个重磅项目,承载着ARTRA“自定艺”品牌的创新律动。作为一场浸入式整体艺术现场,当观众站在远处,可以将全场的表演尽收眼底。而当他们穿梭在舞台中间,近距离观赏舞者的动作时,就像在观赏一件活动的艺术品,体验从未有过的震撼与冲击。(朱渊)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友酷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