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0 17:43:0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剿共,进行抗日。
“西安事变”爆发前数小时,他在西安召集干部会议,宣布这项惊人阴谋,大多数人都默默无言,只有于学忠和另一位高干发言。
“西安事变”后的25日下午3时半,张学良护送蒋介石离开西安飞抵洛阳。临行前,张学良写手令交杨虎城,令东北军由于学忠统帅,归杨虎城指挥。26日中午,蒋介石由洛阳飞抵南京,至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2月30日,国民政府任命李烈钧为审判长,对张学良军法会审。同日,张交付军事法庭审判,判决如下:“张学良首谋伙党,对于上官暴行胁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褫夺公权五年”。12月31日,张从宋子文公馆移住南京中山门外孔祥熙公馆。当天下午,蒋呈请国民政府“予以赦免”。12月31日下午,蒋具呈国民政府请予特赦,并请责令张“戴罪图功,力自赎”;军事委员会派李烈钧为审判长,朱培德、鹿锺麟为审判官,组成高等军事法庭会审张学良,10时开庭审判,以“首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之罪名,判处张有期徒刑10年,褫夺公权5年,次年1月1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蒋向国民政府呈请张“应得罪刑,予以特赦。并责令戴罪图勋,努力自赎。”
1937年1月3日,行政院代院长孔祥熙密电国民政府,请特赦张学良。1月4日,林森主持召开第二十二次国民政府委员会会议,决定对张特赦,发布命令:“张学良所处十年有期徒刑,特予赦免,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国民政府委员会一致通过特予赦免张,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管束”令宣告张从此失去自由,后半生长达五十年过着被幽禁之生活。
在张学良被幽禁期间,经过蒋介石的允许,部分人是可以探视的。一次,在蒋介石的特许下,六名东北军高级将领便见到了张学良。其中有一位,在回到南京之后,便对蒋介石说出了一番话:“委员长要我打仗可以,但你必须保证副总司令(张学良)的安全,否则我不敢保证我的部队不会反你。”
说此话的东北军将领名叫霍守义,是张学良的心腹爱将之一。霍守义常年跟随张学良左右,在北平就负责张家的警戒工作。淞沪会战、江阴保卫战、南京保卫战等等战役,霍守义始终坚持抗敌。打得最漂亮的当属连云港保卫战,霍守义的112师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终于取得了胜利。但就在霍守义换防参加武汉会战,将连云港交给89军33师时,连云港全部失守。霍守义还没抵达武汉又收到武汉失守的消息,只好返回山东。1948年7月他在山东兖州被解放军俘虏,部队被整编为解放军,参加了随后的解放战争。
张学良晚年曾表示,当年蒋介石原本是要枪毙他的,是宋美龄求情,勉强留住他的命。他不明白蒋介石为何把杨虎城灭门,他曾劝杨虎城在西安事变后出国,回国没有好处。1949年1月,蒋介石在南京宣布下野,当时于右任建议他放了张、杨两人,蒋不耐烦的说,去找李宗仁,但李宗仁不知道两人关在哪里。之后蒋就下令杀掉杨虎城一家。蒋原本也想杀了张学良,而是宋美龄对蒋表示,“若你对张学良不利,我立刻离开台湾、公布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