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9 18:11:01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今年一季度,银行理财市场新增817.15万投资者,达到4979.63 万,较年初增长两成。纯保本的理财时代已经远去,现在投资者青睐哪些产品呢?
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5.03万亿元,同比增长7.02%。今年前三个月累计实现理财投资收益2095.83亿元。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达到18.28万亿元,占比73.03%,较去年同期占比提高23.88个百分点。总体来说,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净值型理财,是指理财产品发行时未明确预期收益率,产品收益用净值的形式表示,投资者根据产品的实际运作情况,享受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
很多投资者对于净值型理财产品还是水土不服,很大原因是此前习惯了预期收益型产品。记者从多家银行的App的理财产品页面看到,目前在售银行理财产品大多以固收产品为基准,权益工具相对有限。固定收益类产品一般的投资标的都是商业银行票据、存款、债券等,比例不少于80%,都是相对安全的选择。总体来看,收益浮动不大,本金风险较小,但仍有亏本的风险。
从理财子公司期限3-6个月的固收类产品近3个月收益表现来看,徽银理财“安盈”200065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最高,达4.9%。招银理财“招睿增利B款2号”其业绩比较基准为年化4%。
从股份行期限6-12个月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来看,平安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有多支产品表现不俗。平安银行“安鑫9号”年化收益率8.94%排名第一,该产品为结构性理财,挂钩中证500,以固收打底分散投资风险。
另一方面,从固收类衍生的“固收+”产品则是银行寻求产品转型和市场利率走低等综合因素下的产物。去年由于疫情,债市收益率进一步压低,以固收配置为主的产品面临较大的收益压力,而“固收+”产品由于其绝对收益、回撤小的产品特点受到市场关注。资管新规以来,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共计发售12252款净值型“固收+”产品,其中仅去年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就发售了8330款净值型“固收+”产品。“固收+”的“+”资产种类比较多,像国债期货、股指期货,包括一些大宗商品。当然,主要还是股票和转债,适合追求相对高风险的投资者。
纯权益类理财产品也陆续推出,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截至3月末,平安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686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总之,不论是哪种理财,投资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
(文章来源: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