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7 12:22:38
据日经中文网5月11日最新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在各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占比已下降至59%,创下近25年来新低(自1995年以来)。
与此同时,中国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也在对美元资产“敬而远之”,转向增持黄金和其他货币计价资产。其中,欧元、日元、人民币等货币品种在各国的外汇储备中的存在感就显著提高。以欧元为例,截至2020年末,欧元在全球外储的占比达到21%。而日元的比率也升至6%左右。
据悉,中国投资者还在逐步增加对日元债券的持有规模。日本财务省和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投资者在2020年总计买入了2.2万亿日元规模(折合约1295亿元人民币)的日本中长期债。分析指出,很有可能就是中国投资者将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美元改为了日元。
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作为美债的第二大海外买家,在2020年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规模约为1.07万亿美元,较2013年(7年前)时的高点减少了将近20%。
至于一直担当“去美元化先锋”的俄罗斯,直接在2020年将黄金在外汇储备的占比超过了美元。俄罗斯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按照货币价值计算,该国储备的黄金总额达到1285亿美元,占比增至22.9%;相较之下,美元资产的储备仅为1246亿美元,占比22.2%。
而与中国做生意的过程,俄罗斯也尽量少用美元结算。俄罗斯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全年,与中国出口结算中使用美元的比例已经降至22.7%,另外还有65.3%用的是欧元。
另一边的欧盟国家匈牙利也在想方设法避开美元的风险。就在今年3月,匈牙利央行一鼓作气,将其储备资产中的黄金规模增至94.5吨,较此前大增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