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5 17:25:02
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以下简称“1号线”)是否拆除,迈出重要一步。4月29日,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征求《珠海市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项目处置重大行政决策(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称,基于1号线供电存在缺陷,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频发,导致运营存在诸多问题等情况,珠海市有关部门给出了拆除和保留两项建议,向社会征求意见。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称,1号线自开通运营以来,由于供电技术缺陷、故障频发,线路客流量少、运营成本高,虽经持续技术改造,仍未达到安全、成熟、可靠、经济的要求,未能发挥轨道交通应承担的社会功能;同时,1号线运营过程中由于雨水渗入第三轨地面供电模块导致漏电、短路冒烟等安全隐患。
技术缺陷故障频发
就供电存在的问题,《意见稿》称,1号线关键问题在于引进国外的第三轨地面供电技术存在缺陷。其使用的磁吸式第三轨地面供电技术,可靠性差,安全隐患大,从建设至今,期间进行较大技术改造11 次,但第三轨地面供电技术缺陷至今仍未克服,短路故障、渗水漏电等情况时有发生。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给出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供电系统故障分别为0.05次/千列公里、0.08次/千列公里、0.07次/千列公里、0.13次/千列公里,平均为0.0775次/千列公里,达不到行业标准的要求(供电系统故障率应不高于0.05次/千列公里),且故障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安全运营方面,1号线由于供电系统故障引发地面交通事故频发、存在雨季时供电模块设备漏电等较大安全隐患。数据显示,1号线运营期间,共发生安全事故19起,其中交通事故7起,占比37%;地面供电系统相关事故5起,占比26%。局部中断行车30分钟以上营运事件77起,其中地面供电系统故障引发的营运事件58起,占比75%。2020年发生运营险性事件11起,其中与供电系统相关事件5起、列车冲突事件5起。
基于上述问题,导致1号线运营成本高。线路自开通至2020年底,票款收入合计387万元,财政补贴拨款1.79亿元,平均每年财政补贴4400多万元,加上折旧费4700多万元/年,年均运营成本约9100多万元。
同时,1号线配车12列,部分车辆长期缺件不能运营,目前能满足上线运营条件的车辆仅为8列,且这8列车均已达到架修年限。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称,架修费用约360万元/列,8列总费用约2880万元。
在指出1号线上述问题后,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称,综合利弊,给出1号线拆除和保留两个处置方案。
就拆除方案,《意见稿》称,拆除1号线是避免运营费用投入继续扩大,同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拆除1号线后,可以新增和优化公交已替代原有轨电车客运功能。实际上,1号线自2021年1月22日暂停运行后,珠海市同步加密、优化了沿线公交线网,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称,这保障了市民的出行需求。
《意见稿》强调,拆除1号线后,可以增加机动车车道数量并同步配置公交专用道,释放路面空间用于新增车道,最外侧直行车道设置为公交专用车道,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公交专用道线网,提高常规公交分担率和出行效率。
如不拆除1号线,技术改造存在久拖不决的风险。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称,第三方机构评估指出,保留1号线的前提是必须更换供电技术,建议对已成熟运用的架空接触网供电及储能式供电技术进行比选后确定改造方案。
就改造方案,珠海市指出,自2016年开始,珠海已多次开展地面供电系统、不间断电源、新型受电靴等设计方案专家技术论证,但实际运用成效均不明显,未达到成熟、可靠的要求;同时,技术改造成本高,仅供电系统改造费用就达9420万元,如改用相对成熟的超级电容供电技术方案,费用将更高。
对中车方案不感兴趣
2021年2月珠海市两会期间,多位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建议市委、市政府放下包袱,勇于面对现实,敢于实事求是,早日拆除1号线。
接近珠海市政府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基于上述建议,珠海市政府与1号线项目供应商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大连”)就拆除1号线进行沟通,拟让中车大连就不拆除1号线项目给出论证。
接近中车大连人士对记者透露,中车大连对拆除有轨电车1号线持坚决反对态度。2021年春节后,中车大连派出工作组到珠海公关,中车大连认为,有轨电车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很有效方式,如果拆除,必将对珠海绿色发展、碳达峰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是珠海市投资上的损失。
一名中国有轨电车装备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项目是中车大连在全国第一个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一旦拆除,就会成为中国第一个投入运营后又被拆除的现代有轨电车项目,这对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 601766.SH )在有轨电车领域的口碑影响很大。“这件事对中国中车压力巨大,中国中车要求中车大连尽全力保留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他说。
中国中车人士对记者透露,为说服珠海保留1号线,中车大连从维护成本、城市规划、改善交通等角度给出综合解决方案。他举例称,为降低维保成本,中车大连承诺,如不拆除1号线可以降低维护费用约四成。同时,全寿命周期成本下降方案也会报送珠海市。“不过珠海市对上述综合解决方案不感兴趣,工作组无功而返。”他说。
就中车大连论证拆除有轨电车1号线结果,中国中车对珠海拆除1号线持何种态度等问题,记者曾多次函询中国中车城轨事业部,中国中车均未回复。
据记者了解,2019年6月,中国中车总部曾专门召开关于珠海现代有轨电车项目情况的汇报会。会议就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的技术应用和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讨论。会上,中国中车要求中车大连应系统地从管理和技术上认真总结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项目的经验和教训。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中车明确表示,“支持中车大连在珠海的发展,中车大连要积极做好珠海业主方面的工作,并逐项梳理解决业主关切的问题,保证中车大连在珠海的可持续发展。”
不成熟的技术
多名轨道交通业内技术人士证实,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关键是,车辆供应商中车大连引进的意大利安萨尔多百瑞达有限公司(Ansaldo,以下简称“安萨尔多”)的技术存在重大缺陷。安萨尔多的技术在其他国家并没有成熟应用案例,在中国也仅有珠海和北京两个落地项目,均状况频出。
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从建设到运营可谓一波三折。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投资换市场的案例。2011年7月15日,原中国北车与珠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珠海分期滚动投资150亿元,以中车大连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作为首个启动项目,并将建设国内首个现代有轨电车及地面供电系统生产基地。当年11月,中车大连在珠海成立原北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现改名为“珠海装备公司”)。
“当时中国北车南下广东,以投资换市场的方式,成功在中国南车传统领地争夺到珠海订单,这曾被中国北车看做是城市轨道交通布局全国市场的重要一步。”中国中车人士表示。
2013年9月,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正式动工,全长8.9公里,设12个站点,总投资26亿元。按官方计划是在2014年11月的珠海航展前通车,但推迟到了2015年10月,后来又因供电技术未能攻关再次拖延。
2016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称:“梅华路有轨电车1号线没有按预定的时间投入运营,主要是对项目技术应用的成熟度论证不充分。对此,市政府承担主要责任。我们将以此为鉴,进一步提高重大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目前,经过组织技术攻关,项目的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并开始试运行,3月初将对公众开放试乘。我们将完善后续工作,尽早实现正常运营。”但到了3月份,珠海市政府对试乘时间表的承诺再次落空。
珠海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在《珠江晚报》2016年4月12日的报道中坦承,安萨尔多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设计制造技术,目前只在意大利有试验段,并没有足够商用案例可借鉴,因此在实际调试中遇到很多技术难题,这些难题只能靠中国专家去解决、克服,因此全面通车的日期还要“再等等”。
珠海城建集团当时还召开了专家评审会,邀请国内轨道交通专家一起出谋划策,攻克技术难题。直到2017年6月13日,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才通过专家评审,开通试运营。
中国中车人士对记者透露,无论是故障率、维护成本还是建设投资,安萨尔多技术都偏高,中国中车已禁止中车大连再将与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合作的有轨电车技术落地至其他城市。
(文章来源:贝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