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野兔重量达100斤,为何不食用?当地人:实在太多,消化不了

2021-05-04 17:17:02

赚钱

  引言

  在1859年前,因为“板块运动”被裂解的澳洲大陆拥有着非常高的物种独特性的。特别是哺乳动物,跟其他大陆的品种有着很大差异,袋类哺乳动物在这片辽阔的天地“一统江湖”,直到19世纪60年代,轰轰烈烈的殖民活动打破了这项平衡。在殖民军登陆前,澳洲大陆连一根兔子毛都没有,虽然在其他大陆,兔子已经成了人们生活需要的众多物种之一。但当时只带了几只欧洲野兔上岸的英国舰队也没有想过,这几只后腿强健、奔跑有力的野兔,将会在以后直至小二百年的今天,成为了当地人头疼不已的灾患。

  

  01

  “兔兔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兔兔”,某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让兔子成为了中国人民眼中一个好吃、又可爱的“储备粮”,还有很多小姑娘喜欢把呆萌的兔子作为自己的宠物,而兔子作为常人眼中的没什么杀伤力的动物,一般不会有人把它和物种入侵挂上钩。

  但在澳大利亚,兔子在当地人眼中俨然是战斗力强悍的一个物种,它们不仅被当地相关部门列入了宠物禁养名单,私自饲养兔子的居民一旦被发现,面临的将是一笔不小的惩罚,还成了当地人的“眼中钉”,人人喊打。

  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澳大利亚的兔子因为物种泛滥,现在不仅数量繁多,而且还给当地的环境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压力。

  

  其实,如今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每年都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物种入侵问题,物种一旦泛滥形成物种入侵的现象,因为缺少天敌或难以控制其繁殖速度,常常难以到达有效清除的效果,政府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金钱资源,往往还“治标不治本”,费时费力也没有成效。

  在很多物种入侵严重的国家,往往为了顾及环境环保问题,选择生物防治、引进天敌的做法,但往往只能短暂地缓解眼下之急,不久后,当地还要面临新一轮的物种泛滥。比如,有一年澳大利亚周边的小海岛田鼠泛滥,便通过船运带来了几只猫,刚开始田鼠隐患的确得到了有效解决,当地人也对猫猫十分喜爱。

  没想到,好景不长,因为当地人没能有意识地遏制猫的繁殖,导致鼠患虽然除了,遗留下来的却是更让人头疼的两百万的“猫患”,当地相关部门使劲浑身解数,终于将猫的数量和分布地区控制在一个可承受的范围内,后来,这座“猫岛”还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02

  这次的“兔灾”也是如此,要知道,兔子有草吃就能活,生命力顽强,而且它的繁殖能力还非常强,当时的澳大利亚也是动用了不少办法,比如说,建立防护网,引进天敌狐狸,还试图食用它们。

  然而,“兔兔不怕,兔兔能生”,而且“狡兔三窟”,面对防护网,兔子根本不理会,直接打洞穿过,繁多的兔子洞还让受到殃及的草地加剧了水土流失,而兔子强悍的饭量还把畜牧业的草地啃秃,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还破坏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而引进狐狸和野猫的错误指令,更是让当地相关部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兔子跑得太快,野猫狐狸虽然能抓到它们,但过于费力,于是,它们就把捕猎目标放在了当地的袋类哺乳动物身上,比如慢吞吞懒洋洋的考拉身上。这还使得当地很多本土的袋类哺乳动物,被野猫狐狸差点吃成了保护动物,无奈澳洲只能重新拨款消灭这些引进来的狐狸野猫。

  至于靠“吃”来解决“兔患”,先不说兔子的狡猾和难抓,单单是一只成年澳洲野兔甚至能到达百十斤的重量,这得一天一人吃十八只野兔,而且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兔子比人的数量多得多(相关数据统计,数量超过100亿只),繁殖得又快,根本吃不完。

  这一切艰难处境,终于等到今年的中国生物学家研发了一种专门针对兔子的“兔杯状细菌”,才让这场百余年的“人兔大战”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结语

  澳大利亚的生态问题几乎每隔几年都要出点问题,这些例子也证明了物种泛滥的严重后果,这也是我国为什么对于海关过境非常重视的原因,毕竟物种泛滥一旦到了不可控的地步,很可能损害人民与国家的利益。其实,纵观事件始末,这件事最终的源头还是人类的强加干预,自从人类通过生产力的发展,获得了与自然界抗衡的能力后,虽然在改造好重塑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其他生物不能比拟的能力,但实际上,因为人又对环境改变后所产生的影响无力改变,导致往往受苦受累的还是人类。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友酷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