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1 13:24:02
文|杨万里
昔日大牛股三五互联(现用名:ST三五)让4.15万股东吃了一碗“冷面”。
4月26日,ST三五大幅低开,开盘仅3分钟封死了跌停板,大跌20%。
截至发文,ST三五股价为3.4元,总市值为12.43亿元。盘面数据显示,超10万手卖单挂在跌停板,资金抛售意愿强烈。
ST三五股价暴跌,是因为这家公司刚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即戴上ST帽子。
4月22日晚,ST三五公告称,鉴于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公司最近一年(2020年度)审计报告类型为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之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ST三五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3.503亿元、亏损2.653亿元和亏损8450万元。
4月23日,ST三五停牌一天。4月26日,ST三五复牌后大跌。
公开资料显示,ST三五于2010年2月份上市,是福建省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上市后,ST三五多次进行资本运作,企图拓展业务。例如,在2013年拟收购中金在线100%股权、在2014年曾拟收购道熙科技100%股权、在2015年的苏州福临网络100%股权等。
2015年,由于移动互联网概念火爆叠加资本运作刺激,ST三五股价大幅上涨。仅仅半年时间,ST三五股价从10元附近最高涨至37.18元(前复权),涨幅超270%。
资本运作也带来了“副作用”。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ST三五归属净利润亏损3.46亿,2019年ST三五归属净利润为亏损2.57亿,两年合计亏损超6亿元。
这两年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均与对并购道熙科技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有关。
由于业绩亏损,ST三五股价持续大跌,但又在2020年短暂上演了反弹走势,事因蹭上了“网红经济”概念。
2020年1月份,ST三五突然公告称,将购买MCN机构上海婉锐的全部或部分股权。
彼时正值网红经济的风口,上海婉锐是一家MCN机构,公司称连续三年为阿里妈妈淘宝联盟重要合作方,2019年系双十一站外机构带货第一名,其中包括美妆、家居、办公日用品、虚拟商品销售的各种类目。
受消息刺激,ST三五连续拉出8个涨停板。
很快,深交所对其下发关注函,直接追问三五互联直通披露《提示性公告》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针对本次交易有主动蹭热点概念炒作股价之嫌,深交所要求三五互联说明是否属于忽悠式重组?
半年后,这笔收购终止。深交所质疑三五互联上述收购为“忽悠式重组”,外界解读为是公司实控人龚少晖为减持股份而进行的炒作行为。
除了业绩亏损、公司实控人违规,ST三五还存在高管层频频变动现象。
今年年3月份,ST三五副董事长、董事、副总经理、董秘、证券事务代表、证券法务部总监洪建章宣布辞去上述职务,理由是近期工作调整。
与此同时,ST三五董事长、总经理、(代)董事会秘书余成斌宣布辞去总经理职务,理由是近期工作调整。
很快,深交所对ST三五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洪建章和余成斌本次辞任相关职务的具体原因,二人是否与公司、公司股东、其他董事或管理层存在任何争议或纠纷,本次人员变动是否会对你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到了今年4月份,ST三五董事、董事长、(代)董事会秘书余成斌又宣布辞去董事、董事长、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理由是近期工作调整。
从昔日大牛股变为ST概念股,ST三五在资本市场逐渐被投资者抛弃。你认为ST三五还有戏吗?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