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爷,33年,捡100万贝壳造楼,造成世界第一贝壳楼,网友:是住在贝壳里的人!

2021-04-30 07:38:02

爱新觉罗网

  中国北方第一高岛,

  叫做灵山岛。

  灵山岛整个中学只有11个人,

  岛上没有淡水,

  这是一个物资资源极度贫瘠的海岛。

  但是,

  你能想象吗?

  这里竟然“藏”有一座,

  富丽堂皇的贝壳楼。

  从左往右三枚大贝壳依次是蜘蛛螺、唐冠螺和凤凰螺

  关键是,

  这个贝壳楼还是中国第一个

  贴满500种珍稀贝壳的,

  私人建造的贝壳楼。

  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首创,

  还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建造这个贝壳楼的人,

  叫做肖永生。

  他是一名退役军人,

  同时也是灵山岛上土生土长的居民。

  退役后,

  他曾有一个留在青岛编制内的工作,

  但他拒绝了,

  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灵山岛上,

  干了一件大事:

  到处东奔西借凑了60万,

  建造了一座贝壳楼!

  还抵押上了自己的全部家当!

  直到今天,

  周围的人还想不明白,

  “你年纪都这么大了,

  不颐养天年,折腾这个干啥?”

  

  甚至有人在私下里嘲笑肖永生傻,

  政府不出资,自己又拉不来赞助,

  这种情况下,

  你一个普通居民去建造贝壳楼,

  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当,

  “这人是不是傻?”

  其实,

  肖永生一点都不傻。

  “岛上没有学校,

  孩子长大了肯定要去外面上学的,

  我就是想建个贝壳楼,

  让那些出去了的孩子,再回来看看,

  看看灵山岛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说干就干,肖永生开始构思。

  “你看灵山岛,

  没有淡水,没有高楼,

  贝壳倒是多得很,

  就地取材,不如建设‘贝壳楼’。”

  想要自己独立建设这样一个贝壳楼,

  对于50多岁的肖永生来说并不容易。

  建造贝壳楼,

  最难的,肯定是收集贝壳。

  为了收集到大小不一,

  品种不一的贝壳,

  他有30年时间里,

  每天清晨和傍晚都会在海边捡贝壳,

  贝壳屋外墙上的大部分贝壳,

  都是他自己从海边捡回来的。

  还有一些镶嵌在屋顶的大贝壳,

  是他高价从国外购买的,

  比如下图中的大贝壳,

  是他以前买来放酒的,

  后来镶嵌在了屋顶上。

  别看现在墙上只保留了100万贝壳,

  但实际上肖永生收集的贝壳,

  多达500万之多。

  有的贝壳边缘有破损,就丢掉,

  有的贝壳颜色不一致,

  就丢掉,

  有的贝壳没办法搭配,

  也只能丢掉。

  这是一个不断丢掉旧的贝壳,

  寻找新的贝壳的过程。

  只有合适的贝壳,

  才能得到清洗的机会,

  最后基本5只贝壳里,

  能上墙的只有一只。

  “这是个细致活。”

  肖永生如此感慨道。

  在贝壳楼的设计上,

  肖永生也花费了很多心血。

  在1500平方米的贝壳楼上,

  肖永生设计了三种风格:

  左边为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右边为西方海岛风情建筑。

  左边主要采用海螺壳、

  鲍鱼壳等贝壳种类,

  用彩贝和彩石构成的渔家风俗长卷,

  作雕梁画栋。

  右边主要采用珍珠贝等常见贝壳,

  以蓝白为基调铺就,

  风格简约,富有浪漫风情。

  连接中式风格建筑和西式风格的建筑,

  则是圆形小楼,

  设计为圆形寓意和谐统一。

  贝壳的颜色、种类、大小、螺旋形状,

  甚至包括寓意,皆是讲究。

  比如二楼窗户旁边,

  他专门设计用红色扇贝来装饰。

  “这叫做美国红扇贝,

  装饰窗户不但美观,

  而且寓意好事成双,红红火火。”

  贝壳的颜色和数量,

  也要经过严格的计算。

  “太密了影响美观,太松弛了也不好看”。

  有时候肖永生贴完贝壳之后,

  会发现贝壳贴的太紧密了,

  就会重新砸掉再贴。

  粘贴贝壳,

  往往会耗费不少力气。

  贝壳外表是有螺旋的,

  如果找不准螺旋的方向,

  粘上去的贝壳就会掉落。

  曾有一次贝壳整块脱落的情况,

  肖永生当时急得快哭了,

  因此用过的贝壳就被污染了,

  只能丢掉,特别可惜。

  “但是你要做这个事,

  你就得有做这个事的精神,

  你就是得细致,

  不然你干什么也干不成”

  贝壳都会被摆出好看的花纹

每个飞檐都嵌有珍贵贝壳

小楼门前的柱子上也都嵌有各种贝壳

  而且,

  贝壳屋这件事在全国都几乎可以说,

  属于首创,

  没人有建造贝壳屋的经验。

  这要求肖永生在建造的过程中,

  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这对于一个50多岁的男人来说,

  是一场耐力的考验。

  “也就是我这样50多岁的人才能干,

  年轻人估计早就烦了”

  贝壳屋上的500多种贝壳,

  肖永生都如数家珍,

  每一个贝壳,

  他都能不假思索地叫出名字。

  说起一些贝壳,他显得特别骄傲:

  “一楼和二楼之间镶嵌的贝壳,

  叫做砗磲贝,

  这是灵山岛上一位渔民打上来的,

  活体足足有1000多斤,

  待砗磲只剩贝壳后也有200余斤,

  当时请了两个人抬到这。

  在这满墙壁的贝壳中,

  最大的就是这只砗磲贝”

  灵山岛的牌匾下,

  镶嵌着一只精美的贝壳,

  这一只就有8斤,

  和其他的大贝壳一样,

  也曾经是肖永生盛白酒的容器。

  “别小看这只贝壳,能装十几斤白酒呢!”

  贝壳楼当然不止外墙是贝壳,

  地面也铺满了贝壳。

  铺就的方式很简单,

  在水泥快干的时候,

  人工把贝壳镶嵌其中,

  然后再一点点抹平。

  贝壳本身就是质地坚硬的物品,

  这样的贝壳地面走上几十年也没有问题。

  贝壳屋里面,

  自然也是各种各样的贝壳。

  因为建造贝壳楼花尽了家产,

  肖永生如今的生活相当贫苦,

  现在的他,

  一直保持着简朴的生活,

  连30块的短袖都不舍得买。

  但他并不后悔,

  他还打算用余生,

  把这个贝壳楼更丰富一下,

  让贝壳楼成为一座真正的灵山岛历史博物馆。

  “找了一些明朝的盛鱼碗、

  解放后的鱼骨雕刻,

  贝壳楼不能只有外表,

  也要有文化内涵。”

  “到现在我已经拍摄了,

  有关灵山岛的照片10万多张,

  分为风景、人物、民俗、地理等几个大类。”

  肖永生说。

  30多年下来,

  光穿破的运动鞋都有几百双了,

  用过的相机也有十几部。

  谈起做这些的初衷,

  他说:

  “灵山岛一直都是与世隔绝的,

  外界很少人知道,

  本来就不足3000人的人口,

  现在越来越少,

  我希望做一个建筑能吸引人来旅游,

  让人口能够不再流失,

  留守老人也能吃饱穿暖。”

  灵山岛虽然是北方第一高岛,

  但是这里人们的生活却非常艰苦。

  全岛所用电力由大珠山铺设的海底电缆,

  饮用水是海水淡化水,

  淡水资源十分紧缺。

  这样的岛屿,丝毫没有存在感。

  贝壳楼,

  让灵山岛第一次有了存在感。

  在旅游资讯上显示,

  他所建造的贝壳屋成为,

  人们最感兴趣的灵山岛风景名胜第一名!

  一个人,改变了一个岛的命运。

  在与世隔绝的岛屿,

  亲手用100万贝壳建造一座贝壳楼,

  这真的是太梦幻的事情了。

  看了肖永生的故事,

  无数人惊呼:

  肖永生,

  是真“住在贝壳里的人!”

  肖永生的贝壳楼,

  对于灵山岛而言,

  早已不仅仅只是一处风景。

  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贝壳虽小,可以造楼。

  被遗忘的灵山岛,

  绝不是汪洋上的一叶孤舟,

  而是大海里的一颗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友酷网版权所有